首页 > 廉政要闻 > 中央 正文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9 10:11:00 | 打印 | 字号:TT
分享至: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抓好落实至关重要,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李志勇。

  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改革部署是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需要制定周密可行的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在您看来,推进改革需要把握哪些规律?

  李志勇:谋划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客观规律,推进复杂的工作尤其如此。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涉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事关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如果缺乏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必然会导致无序失衡,可能造成消极甚至严重后果。因此,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

  首先,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改革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比如,深刻把握党的领导作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把握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推动民生领域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等。

  其次,要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一般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把握改革规律的重要性更为凸显。2013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必须坚持”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对党领导改革开放规律性认识的一个全面总结。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项重大原则,也是在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谋划推进各领域改革必须遵循的规律性认识。《决定》中,还蕴含了不少关于推进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比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解决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改革要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等等。

  第三,把握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具体规律。谋划、推进具体领域改革,就要深入把握各领域的具体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各领域都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律,为各地区各部门部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比如,教育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等重大关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坚持党对机构改革的全面领导、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坚持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中央和地方一盘棋、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等等。

  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记者:《决定》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关联度高、协同性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各项改革举措协调配合,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坚决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不能因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影响改革大局。”如何理解强调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的内涵与意义?

  李志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是改革形成合力的关键。

  之所以强调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是因为在实践中存在着改革举措不一致的情况,并因此而产生了“合成谬误”或“分解谬误”。比如,有的“政出多门、九龙治水”,多重目标冲突,相互掣肘、彼此打架;有的“局部合理、全局不利”,以局部的所谓“正确合法”损害整体利益;有的“政策叠加、过犹不及”,多类措施施加于同一主体,用力过猛;有的“时点有误、适得其反”,出台时机不对,和其他举措产生了不良“化学反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干扰因素;有的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干扰改革发展节奏;有的“简单分解、机械切割”,导致系统目标碎片化。凡此种种,不仅消解了改革应有的效果,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由此,各项改革措施出台要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瞄准 “七个聚焦”的主攻方向和具体目标,对标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领域改革部署,具体政策措施要不变形、不走样,保持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同时,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协调理念,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推动各项改革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确保改革同向发力、协同发力,系统联动、形成合力,避免各项改革举措相互掣肘、改革效果打折扣。坚决反对本位主义,反对从部门、地域、行业局部利益出发搞变通。另外,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改革宏观取向一致性进行动态监测及实际评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应改革进行调整、校正或纠偏,提高改革的适配性和协同性,增强整体效能。

  记者:谈及切实抓好《决定》部署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根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超前、不滞后。当前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需要打攻坚战的,就抓紧改;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实践中,应如何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应如何正确把握“抓紧改”与“徐图之”的关系?

  李志勇:《决定》部署的改革任务,有综合性的也有专项性的,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有紧迫性的也有战略性的,有规定性的也有探索性的,有难度特别大的也有难度相对小一些的,抓落实需要分清轻重缓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既是确保改革落地见效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改革工作的重要方法。

  明确优先序,就是要分清主和次,把握先和后。全面深化改革要讲究章法和节奏,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从最突出的问题、最紧迫的任务、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改起。对那些看准了的,就坚定不移抓,尽早推动,不要拖延;对那些条件不成熟的,不要急于求成、仓促推开。

  “当前反映最为集中、最为迫切、需要打攻坚战的,就抓紧改。”一些领域的改革关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百姓反映集中、呼声很高,必须抓紧改。比如:民生领域,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乡村全面振兴领域,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问题等。一些领域的改革事关整体和全局,不改革就会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比如,国资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土地体制改革等。诸如此类领域,要对标三中全会的部署要求和举措,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梳理本地区本部门问题清单和改革事项,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工作思路、具体措施、推进进度等,把改革的宏伟蓝图变成具体可操作的施工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不等不靠不拖,不贻误改革时机,大胆地闯和干,推动改革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需要久久为功、打持久战的,就徐图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事涉长远、全局、根本,其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都是空前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有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改革,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比如,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环境治理、“双碳”目标、民族工作等,等不得,也急不得。对于牵涉利益大的改革问题,要稳慎论证、统筹谋划、梯次推进,将各种风险控制在最低,克服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的心态。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改革要既“抓紧改”又“徐图之”,既要抓当下又要顾长远,既要在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又要重视全局整体推进,既要雷厉风行又要保持历史耐心,把握好轻重缓急,努力做到短期、中期与长期相衔接、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这充分体现了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推进改革落实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

  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

  记者: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必须根据改革形势任务变化和改革工作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完善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从改革方案设计到改革组织实施都要有利于抓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防止重文件制定轻文件落实等不良倾向。”对于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您有哪些建议?

  李志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决策,如果执行不力、抓落实不到位,就见不到成效,或者达不到预定目标。依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才能把改革方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利益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大政治优势,发挥各级改革领导机构和改革协调机构作用,才能确保方向正、方位准、方法对。要抓好“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逐项逐条对标对照《决定》部署要求,深刻领会改革意图、准确把握改革要点、广泛凝聚改革共识,做到坚定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主动服务改革,亲力亲为抓改革促落实,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健全工作责任制。要按照党中央要求,结合实际抓好改革任务实化细化,压实分工责任,制定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合理安排改革主次关系、先后顺序、推进节奏、出台时机,厘清责任边界和相互衔接,确保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左右联动、形成合力,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效应对冲。要制定清单,科学进行责任分解,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做到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

  三要强化抓落实的推进措施。在组织措施方面,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在改革一线识别干部、锻炼干部、选拔干部,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在考核措施方面,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改革措施和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引导干部抓改革、促改革。在激励措施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防止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现象。在教育培训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革落实能力和水平,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发挥主体能动性,把不折不扣落实的原则性与创造性落实的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形成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路径,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四要完善强化抓落实的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督察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重大责任追究制度,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当然,也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减少低效、重复监督,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